俗囿
成語(Idiom):俗囿
發音(Pronunciation):sú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到傳統觀念、習俗束縛,無法自由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俗囿意為被俗務所困擾,無法自由發展。形容受到傳統觀念、習俗的束縛,無法追求個人的理想和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個人或群體因受傳統觀念、習俗限制而無法展示自己的才華或追求個人發展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傳說孟子在楚國時,曾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鳥,飛到了齊國。齊國人看到孟子變成鳥后,都驚訝不已,并紛紛前來觀看。孟子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終于得到了認可。然而,齊國人的驚訝并非是因為孟子的才華和智慧,而是因為他們從未見過鳥類。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如果只處于一個固定的環境中,受到一成不變的傳統觀念和習俗的束縛,就像是生活在一個小圈子里,無法得到更廣闊的視野和發展空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俗”是形容詞,表示受到傳統觀念、習俗的束縛;“囿”是名詞,表示被困擾、限制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生活在鄉村,受到了俗囿的束縛,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
2. 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念很傳統,很多人都被俗囿所困擾,無法展現自己的真正才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俗囿”與“束縛”、“限制”等詞語進行聯想,形成對該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束縛自己”、“窠臼”等,了解更多關于自由發展和突破傳統觀念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受到俗囿的束縛,我要追求自己的夢想!
2. 初中生:在這個傳統觀念很重的社會,很多人都受到俗囿的限制,無法展現自己的真正才華。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擺脫俗囿,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發展,不被傳統觀念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