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ín chún sú hòu ㄇㄧㄣˊ ㄔㄨㄣˊ ㄙㄨˊ ㄏㄡˋ民淳俗厚
民風質樸敦厚。 明 宋濂 《敦睦堂記》:“海東之邑,聞有民淳俗厚如 鄒 魯 者,必 張氏 之化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民淳俗厚
成語(Idiom):民淳俗厚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chún sú 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民淳樸質樸,風俗淳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指人民,淳指淳樸,俗指風俗,厚指淳厚。民淳俗厚形容人民的品質樸實、風俗習慣純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道德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純樸、人民的品質樸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為人淳厚、待人真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淳俗厚一詞最早出自《論語·子罕篇》,其中有一句話是“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意思是說君子通過文化交流來結交朋友,通過朋友的幫助來修養自己的仁德。而民淳俗厚則是指君子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即人民淳樸質樸,風俗淳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村莊的風俗習慣民淳俗厚,讓人感受到了濃厚的人情味。
2. 他為人淳厚樸實,深受同事和朋友的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民淳俗厚”拆分為“民淳”和“俗厚”兩個部分來記憶。民淳可以理解為人民淳樸,俗厚可以理解為風俗淳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民淳俗厚”相關的成語,如“民風淳樸”、“風俗淳樸”等,來擴展對民風民俗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都很友好,大家的友誼民淳俗厚。
2. 初中生:我喜歡去鄉村,那里的風俗民淳俗厚,很有人情味。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民淳俗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