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虜
基本解釋
(1).罪犯與俘虜。《后漢書·第五種傳》:“ 季布 屈節於 朱家 , 管仲 錯行於 召忽 ……卒遭 高帝 之成業, 齊桓 之興伯,遺其亡逃之行,赦其射鉤之讎,拔於囚虜之中,信其佐國之謀,勛效傳於百世,君臣載於篇籍。”
(2).指俘虜。 宋 文天祥 《聞馬》詩序:“使吾舟遲發一時,頃已為囚虜矣!” 清 唐甄 《潛書·遠諫》:“宮殿燒焚,身為囚虜。”
成語(Idiom):囚虜(qiú lǔ)
發音(Pronunciation):qiú l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囚禁的人,被關押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囚虜是指被敵人俘虜或被關押的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被困于某種境況,無法自由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囚虜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被束縛、被限制自由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的困境、困擾,也可以用于描述整個社會或國家的束縛、壓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囚虜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八年》這本史書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大夫鮑叔牙被齊僖公關押在囚車中,但鮑叔牙并沒有因此而感到沮喪,他反而利用這個機會繼續思考學問,最終成為了一位大賢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身處困境,也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努力尋找機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囚虜是一個形容詞加名詞的結構,形容詞“囚”表示被困、被禁錮的意思,名詞“虜”表示被俘虜、被關押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過去的囚虜中。
2. 這個國家的人民長期以來一直是貧困的囚虜。
3. 她的恐懼讓她成為了自己內心的囚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囚虜”這個成語與被困、被禁錮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可以通過想象自己被關在牢房中,無法自由行動的場景,來加深對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文學作品、新聞報道等,了解更多關于囚虜的故事和相關的引申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因為不聽話被老師罰站在教室里,感覺自己成了囚虜。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人民長期以來一直被貧困囚虜著,我們應該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3. 高中生:他的過去的錯誤一直囚虜著他,讓他無法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