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剝
成語(Idiom):頹剝(tuí bō)
發音(Pronunciation):tuí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逐漸衰弱、崩潰、破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頹剝是由“頹”和“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頹剝形容事物逐漸衰弱、崩潰、破敗的狀態。這種狀態可以是物質上的衰敗,也可以是精神上的頹廢。頹剝常常指的是人或事物經歷了一段輝煌或繁榮之后,由于各種原因逐漸衰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頹剝一詞常用于描述社會、經濟或個人狀態的衰退和破敗。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國家、一個組織或一個人的衰落,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和活力。例如,可以用“頹剝的帝國”來形容一個曾經強大而繁榮的帝國如今已經衰敗。此外,頹剝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精神上的頹廢和萎靡不振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頹剝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握奇錄》中。這個成語的來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但它的意義與社會、經濟發展有關。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輝煌和繁榮的時期,往往也會經歷衰落和破敗的階段。因此,頹剝成為了一個用來描述這種狀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頹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頹”是形容詞,表示衰弱、萎靡不振的狀態;“剝”是動詞,表示逐漸剝落、破碎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曾經是一個繁榮的商業中心,但現在已經變得頹剝不堪。
2. 這座建筑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經開始頹剝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頹剝這個成語:
1. 視覺記憶:將“頹”字想象成一個倒下的人,表示衰弱和頹廢的狀態;將“剝”字想象成一個剝落的外殼,表示破敗和衰退的狀態。
2. 聯想記憶:將頹剝與衰弱、破敗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強烈的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和了解頹剝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1. 閱讀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了解古代人對頹剝的描述和觀點。
2. 學習中國歷史,了解歷史上一些國家、王朝、城市的興衰史。
3. 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擴大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座廢棄的房子看起來非常頹剝。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下滑,變得越來越頹剝。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國家經濟衰退,已經陷入了頹剝的狀態。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事業一度非常成功,但現在已經開始頹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