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染
基本解釋
◎ 習染 xírǎn
(1) [fall into a bad habit]∶沾上不好的習慣
(2) [bad habit]∶惡習,不好的習慣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書]
詳細解釋
(1).謂受某種習氣所感染。 南朝 梁簡文帝 庾肩吾 《八關齋夜賦四城門更作四首·第三賦韻東城門病聯(lián)句》:“習染迷畫瓶,臥起求棲宿。”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圣學既遠,霸術之傳,積漬已深,雖在賢知,皆不免於習染。” 清 顧炎武 《與人書》之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 葉圣陶 《倪煥之》八:“一些紳富人家的子弟,因為他們的家庭喜歡模仿都市里的時髦行徑,不免有所習染。”
(2).指壞習慣。 清 曾國藩 《答劉孟容書》:“常人者雖得其全,而氣質拘之,習染蔽之,好不當則賊仁,惡不當則賊義。”
成語(Idiom):習染(xí rǎn)
發(fā)音(Pronunciation):xí r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良習氣或壞事逐漸染上身體或心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習染一詞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逐漸受到不良習氣或壞事的影響,使其身體或心靈受到損害。它強調了習氣對人的影響是逐漸而漸進的,不易察覺,但卻會逐漸侵蝕一個人的品德、行為乃至生活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習染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逐漸受到不良習氣或壞事的影響,使其逐漸變得墮落或境遇逐漸惡化的情況。它可以用來警示人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受到不良習氣或壞事的染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記載了一個關于習染的故事。當時,王莽擔任太子太傅,他對太子王鳳的教育極為嚴厲,希望太子能夠成為一位有德行的君主。然而,太子卻與一些不良朋友來往,逐漸染上了他們的壞習氣。王莽看到后深感憂慮,于是告訴太子:“習染不良之事,如同白紙沾上了黑墨,很難去除。”這個故事中的“習染”一詞就是從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習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屬于動詞短語。其中,“習”表示習慣,指養(yǎng)成或染上某種習氣;“染”表示被污染或感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是個很有潛力的學生,可是因為和一些壞孩子交往,逐漸習染了他們的壞習氣。
2. 一旦習染了不良習氣,就像沾上了墨水的白紙,很難去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習染”這個成語:
1. 將“習”字聯(lián)想為“習慣”,表示養(yǎng)成某種習氣。
2. 將“染”字聯(lián)想為“染色”,表示被污染或感染。
通過這樣的記憶方式,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習染”相關的成語,如“習以為常”、“染指”等,以擴展對該主題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和那些搗亂的同學玩,怕習染他們的壞習氣。
2. 初中生:他本來成績很好,可是因為沉迷游戲,逐漸習染了墮落的生活方式。
3. 高中生:學業(yè)是我最重要的事情,我要遠離一切可能習染壞習氣的人和事。
4. 大學生:大學是一個培養(yǎng)自己的機會,我要珍惜時光,避免習染不良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