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戎馬倉皇
發音(Pronunciation):róng mǎ cāng hu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戰爭或逃亡時,匆忙慌亂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戎馬倉皇這個成語由三個詞組成:戎、馬、倉皇。其中,“戎”指戰爭,“馬”指馬匹,“倉皇”指匆忙慌亂。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在戰爭或逃亡時,人們匆忙慌亂的場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在緊急情況下,人們因為驚慌失措而行動不整齊、不有條理的樣子。可以用于描述戰爭、逃亡、災難等緊急情況下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昭公在與齊國作戰時,突然發現敵軍已經接近,他匆忙上馬逃離戰場,丟下了自己的戰車和士兵。后來,人們用“戎馬倉皇”來形容昭公逃亡時的慌亂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戎馬倉皇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個具體的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地震發生時,大家都戎馬倉皇地逃離了城市。
2. 當火災發生時,人們都戎馬倉皇地跑出了大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戎、馬、倉皇三個詞的拼音記住,然后聯想到戰爭、馬匹和慌亂的場景。
2. 制作一幅圖畫,畫出戰爭時士兵慌亂地騎馬逃離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戰爭、逃亡相關的成語,如“臨陣脫逃”、“驚弓之鳥”等,可以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地震時,人們戎馬倉皇地跑出了教室。
2. 初中生:火災發生時,大家戎馬倉皇地逃離了建筑物。
3. 高中生:戰爭爆發時,人們戎馬倉皇地逃離了城市,尋找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