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轂
基本解釋
(1).車轂相碰。 宋 蘇軾 《贈眼醫王生彥若》詩:“如行九軌道,并馳無擊轂。”參見“ 擊轂摩肩 ”。
(2).轉動車轂。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夢讀異詩》:“﹝ 莫養正 ﹞既醒,獨憶兩聯,云:‘火輪方擊轂,風劍已飛鋩。諸天互魔擾,救護世尊忙。’不知何謂也。”
成語(Idiom):擊轂
發音(Pronunciation):jī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力量強大、手段狠辣的方式打擊對手,取得勝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轂源于古代戰爭中,戰車上的轂是車輪的中心部分,是戰車穩定行駛的重要組成部分。擊轂的意思是用力量猛擊車輪中心部分,使戰車失去平衡,從而摧毀敵方戰車,取得勝利。引申為用強力手段打擊對手,達到勝利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擊轂多用于形容戰爭、競爭等場景中,表示以強大的力量和手段打敗對手,取得勝利。也可以用于形容在其他領域中,以強硬手段擊敗競爭對手,達到自己的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擊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記載,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桓公在與鄰國晉國的戰爭中,采用了一種新的戰術,即用戰車猛烈沖撞敵方戰車的中心部分,使敵方戰車失去平衡,從而摧毀敵方戰車,取得了勝利。后來,人們就以“擊轂”來形容用強大的力量打擊對手,取得勝利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擊轂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擊”表示打擊,轂表示戰車的中心部分。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用力量打擊戰車中心部分的情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競爭中,他以強硬手段擊轂,最終取得了成功。
2. 這次戰爭中,我軍以巧妙的戰術擊轂了敵軍的防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輛戰車,用力擊打車輪中心部分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也可以將“擊轂”與“勝利”、“強大”等相關的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相關的成語和典故來擴展對“擊轂”的理解,如“毀車殺馬”、“戰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足球隊以擊轂的方式贏得了比賽。
2. 初中生:這個游戲中,我們要用巧妙的策略來擊轂對手的城堡。
3. 高中生:這部電影中,主角通過不懈努力,最終擊轂了自己的困難,實現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