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牒
基本解釋
指記述河道水系的文獻。 南朝 宋 謝莊 《自潯陽至都集道里名為詩》:“山經亟旋覽,水牒勌敷尋。稽榭誠淹留,煙臺信遐臨。”
成語(Idiom):水牒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d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水為墨,寫在石碑或木牌上的文書,用以紀錄重要事情或規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牒是古代一種重要的文書形式,用以記錄重要事情或規定。人們將水作為墨,寫在石碑或木牌上,以保證文書的持久性。水牒的制作需要認真細致,一旦寫錯或修改不便,就無法更改。因此,水牒寓意著重要事情的正式記錄和不可更改的性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水牒一詞常用于形容重要文件、規章制度等,強調其重要性和不可更改性。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規定或約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水牒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據說最早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鞏固統治,他下令制作了一批水牒,用以記錄重要的政令和法律。這些水牒被視為至高無上的法律文件,被廣泛使用于各個方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水牒是由“水”和“牒”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水”代表寫字時所用的墨水,而“牒”則指文書、文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份合同就像一張水牒,任何人都不能隨意更改。
2. 這封信是我寫的水牒,代表我對你的承諾和決心。
3. 這個法規是政府頒布的水牒,必須嚴格遵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水牒”聯想為古代用水寫成的重要文書,墨水在石碑上流淌的形象。通過與古代文書相關的形象,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文書的制作和使用方式,了解更多古代文化和歷史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發給我們的筆記本就像水牒一樣重要,我們要好好保管。
2. 初中生:這次考試的試卷就是一張水牒,我們要認真答題,不能隨意涂改。
3. 高中生:這個學校的規章制度就像一本水牒,我們必須嚴格遵守。
4. 大學生:這份實習合同就是一份水牒,代表我們對公司的承諾和責任。
5. 成年人:這份合同是公司的水牒,我們必須按照約定履行責任。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水牒”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