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更事
基本解釋
不經事;不懂事。 黃遠庸 《消極之樂觀》:“今日吾國人心之消極,不必驗之人心也。人人自身,歷歷可驗,乃至人人自以為消極之念,較深刻於他人,乃至人人以他人之消極或消極而不深刻者,皆愚騃或不更事。” 魯迅 《彷徨·祝?!罚骸安桓碌挠赂业纳倌辏矣诮o人解決疑問?!?/p>
成語(Idiom):不更事
發音(Pronunciation):bù gē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管、不負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更事是指不負責任地不管事情的進展或結果。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人對待自己應該負責任的事情漠不關心,不愿意承擔責任或參與其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或諷刺別人不負責任的態度或行為。可以用于工作場所、學校、家庭等各種環境中,描述某人對待工作、學習或家庭責任的不負責任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更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唐代詩人杜牧曾經擔任過官職,但他卻常常不去履行自己的職責,而是放任自流,不負責任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因此,人們開始用“不更事”來形容那些不負責任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更事是一個由“不”、“更”和“事”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不”表示否定,“更”表示更加、更進一步的意思,“事”表示事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不更事的人,對工作毫不關心。
2. 她從不參與家庭事務,真是個不更事的女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坐在沙發上,面前擺放著很多事情,但他卻不去理會,漠不關心,完全不負責任。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不更事相關的成語,例如“不聞不問”、“不管三七二十一”等,來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不更事的同學,從來不幫助別人。
2. 初中生:我爸爸是個不更事的人,從來不管家里的事情。
3. 高中生:她是個不更事的學生,從來不關心學校的活動。
4. 大學生:他是個不更事的室友,從來不打掃衛生。
5. 成年人:公司的經理是個不更事的人,從來不關心員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