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毬
成語(Idiom):繡毬(xiù qiú)
發音(Pronunciation):xiù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話或文章文雅、華麗而不切實際,沒有實用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繡毬源于古代的繡球游戲,繡球是用絲線繡制而成的球狀物。繡毬比喻人的言辭華麗而不切實際,沒有實用性。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指責對方說話或寫作太過虛華,沒有實際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批評那些只會空洞浮華的言辭、文章,沒有實際內容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繡毬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繡毬子》故事中。故事講述了一個貧窮的書生和一個富家女子相愛,富家女子要求書生給她繡制一個毬子,書生費盡心思繡制了一個華麗的繡毬,但最終卻并沒有得到女子的青睞。這個故事成為了繡毬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表示人的言辭或文章華麗而不切實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雖然絢麗華美,但卻是一場繡毬,沒有實際價值。
2. 這篇文章充滿了華麗的辭藻,卻缺乏實質內容,簡直就是一篇繡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繡球與華麗的言辭聯系在一起,想象一個華麗的繡球,但里面卻是空的,沒有實用價值。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華麗辭藻相反的成語,如樸實無華、言簡意賅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作文寫得很繡毬,沒有實際的故事情節。
2. 初中生:他的演講雖然很繡毬,但沒有說到實質性的問題。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修辭手法很繡毬,但缺乏對社會問題的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