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主
基本解釋
(1).田神。《周禮·地官·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 鄭玄 注:“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 賈公彥 疏:“此田主,當在藉田之中依樹木而為之,故云各以其野之所宜木。”
(2).舊謂田地的所有者。《史記·陳杞世家》:“鄙語有之,牽牛徑人田,田主奪之牛。徑則有罪矣,奪之牛,不亦甚乎?”《宋史·寧宗紀三》:“詔兩 浙 、 江 、 淮路 ,諭民雜種粟麥麻豆,有司毋收其賦,田主毋責其租。” 孫中山 《農民大聯合》:“你所耕種的田,大多數都是租來的,租錢又貴,所以你們每年辛辛苦苦得來的錢,都是為商人和田主空勞動的。” 葉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米﹞怎么能夠不糶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繳的。”
近義詞
成語(Idiom):田主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z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田地的主人,比喻掌握著資源或權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主一詞最初用來指田地的主人,后來引申為掌握著資源或權力的人。成語“田主”常用來形容某個領域的權威人士或擁有某種特權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田主”常用于社會、政治、經濟等領域,用來形容那些在某個領域具有權威地位或擁有特權的人。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企業的老板、一個政府官員或一個行業的領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田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在農業社會中,田地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擁有田地的人往往也掌握著較大的權力和財富。因此,成語“田主”就形成了用來形容掌握資源或權力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主的結構是一個名詞短語,由“田”和“主”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田主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企業家。
2. 政府官員應該為人民服務,而不是成為田主。
3. 在這個行業里,他是當之無愧的田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農業社會相關的形象進行記憶。想象一個擁有廣闊田地的農場主,他掌握著大片的農田資源,就像成語“田主”所描述的那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田主”相關的成語,如“地主”,“田獵”,等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農業社會相關的歷史知識,了解農田的重要性和農民的生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是我們村的“田主”,他有很多農田。
2. 初中生:在這個學校里,班長就像一個“田主”,可以決定很多事情。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為人民服務,而不是成為“田主”。
4. 大學生:在這個行業里,他是當之無愧的“田主”,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