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羞
成語(Idiom):俎羞
發音(Pronunciation):zǔ x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肉為祭品的盤子上的肉已經被取走,只剩下盤子,比喻事情已經做到一半,卻被人打斷或中途放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俎羞是由兩個成語組成的,"俎"是古代祭祀用的盤子,"羞"指羞恥。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祭祀用的盤子上的肉已經被取走,只剩下盤子,比喻事情已經做到一半,卻被人打斷或中途放棄。形象地描述了做事不堅持到底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做事不堅持、半途而廢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毅力和決心完成任務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有一個官員負責祭祀,他準備好了祭祀用的牲畜,但一直沒有進行祭祀。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祭祀,他回答說,他擔心牲畜不夠肥美,所以一直在等待更好的牲畜。結果,時間一長,牲畜都死了,只剩下祭祀用的盤子。這個故事成為了形容做事不堅持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開始寫小說很有激情,但很快就俎羞了。
2. 這個項目已經俎羞了,我們不能再放棄了。
3. 不要像那只俎羞的狗一樣,做事要有始有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結構和含義進行聯想。想象一個餐桌上的盤子,上面原本放滿了美味的肉,但是肉已經被取走,只剩下一個空盤子。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半途而廢”、“功敗垂成”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本來想寫完作業的,但是突然有朋友來玩,我就俎羞了。
2. 初中生:他開始學習鋼琴很有興趣,但是學了一段時間后就俎羞了,不再練習了。
3. 高中生:我原本打算寫一本小說,但是寫了幾章后就俎羞了,放棄了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