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
基本解釋
(1).均分。《莊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 魯 。”《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 乃與 漢 約,中分天下。” 唐 白居易 《同夢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詩:“宮城煙月饒全占,關塞風光請中分。”
(2).從中間分開。 唐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 白鷺洲 。”
(3).分裂。 元 趙孟頫 《岳鄂王墓》詩:“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清 顧炎武 《羌胡引》:“是以禍成于 道君 ,而天下遂以中分。”
指房屋從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divide from the middle; halve
成語(Idiom):中分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f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某事物分為兩半或平分某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分是一個動詞短語,由“中”和“分”兩個字組成。中分的意思是將某事物分為兩半或平分某物。在中分的過程中,被分開的兩部分應該是相等的,沒有偏向。中分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或團體在某個問題上達成平等的共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分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包括物質的分割和意見的協商。例如,當需要將食物平均分給多個人時,可以使用中分這個成語來表示平均分配。又如在團隊協商中,當兩個人或團體在某個問題上達成共識時,也可以使用中分來形容雙方的平等協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代有一個國王為了解決土地糾紛,將一塊土地平分給兩個爭議雙方。這個國王希望通過中分土地來解決爭端,讓雙方都感到公平。于是,人們開始使用中分這個成語來形容平等分配或公平解決問題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分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是一個動詞短語。其中,“中”是動詞,“分”是動作的結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決定中分這塊蛋糕,每個人都能公平地分到一半。
2. 在團隊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尊重彼此的意見,爭取達到中分的共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中分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水果被切成兩半的場景。這樣的圖像可以幫助你聯想到中分的含義,即將某物分為兩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要進一步學習中分這個成語,你可以了解其他與分割、平等分配相關的成語,如“兩分五裂”、“五湖四海”等。這些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分的含義,并擴展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把糖果中分給我們,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半。
2. 初中生:我們班上同學的意見不一致,但最后我們通過中分找到了一個共同的解決方案。
3. 高中生:在班級活動中,我們中分了各種任務,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
4.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我們通過中分工作負荷,使每個人都能平等分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