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揎拳擄袖
發音(Pronunciation):xuān quán lǔ xi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拳頭和衣袖的動作,形容力量強大,技藝高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揎拳是指把拳頭使勁地伸展開來,擄袖是指把袖子拉起來。這個成語形容人的力量強大,技藝高超,可以輕松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技藝高超,能夠輕松勝任一項任務或展示自己的才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揎拳擄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海國圖志》中。當時,有位叫楊沂中的人在書中寫道:“有一人,揎拳擄袖,力能撲石。”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用來形容人的力量和技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揎拳擄袖,輕松地解決了那個難題。
2. 這位武術高手揎拳擄袖,讓所有人都驚嘆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揎拳擄袖”這個成語與力量強大的形象聯系起來,例如想象一個人揎起拳頭和袖子,展示自己的力量和技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力量和技藝相關的成語,例如“力大無窮”、“技高一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揎拳擄袖,輕松地舉起了很重的東西。
2. 初中生:這位運動員揎拳擄袖,輕松地打敗了對手。
3. 高中生:他揎拳擄袖,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實力。
4. 大學生:這位藝術家揎拳擄袖,以獨特的技藝征服了觀眾。
5. 成年人:他揎拳擄袖,證明了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