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舉
成語(Idiom):收舉(shōu jǔ)
發音(Pronunciation):shōu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接受招募;被選中或被征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收舉是指被選中或被征召參加某項任務、工作或組織。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才被挑選出來,被選拔或被招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某人被選拔或被招募參加某項工作、任務或組織。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某人被選中參加學校的領導團隊,或者某人被征召參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莊公二十三年》中有一則故事,當時齊國的莊公要選派一位有才能的人擔任宰相,于是他在國中舉行了選拔考試,稱為“收舉”。最終,齊國選中了晏嬰,他成為了齊國的宰相。這個故事中的“收舉”一詞逐漸被引申為選拔人才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收”和“舉”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校里表現出色,被收舉為班長。
2. 這個年輕人非常有才華,被收舉為公司的副總經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被選中或被征召的情景下,感受到自豪和榮耀的心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選拔、招募有關的成語,如“選賢與能”、“招賢納士”等。同時,也可以了解一些歷史上的選拔制度,如科舉制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收舉了我參加詩歌朗誦比賽。
2. 初中生:我在學校的籃球隊被收舉為隊長。
3. 高中生:他的優秀成績使他被收舉為學校的學生會主席。
4. 大學生:我被收舉參加了一個社會實踐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