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篋
成語(Idiom):畫篋
發音(Pronunciation):huà q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畫家所用的筆筒,比喻畫家的才華和技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畫篋是用來存放畫筆的盒子,象征著畫家的才華和技藝。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才華出眾,技藝高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學、藝術等領域的人才,也可以用來贊美其他領域的人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戰國時期的畫家齊衡,他的畫篋里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只要他拿起畫筆,就能畫出逼真的畫作。因此,齊衡被譽為“畫篋之士”。后來,人們用“畫篋”來形容出眾的才華和技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畫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學校的“畫篋”,畫畫技藝非常高超。
2. 她的歌唱才華就像一個畫篋,讓人贊嘆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畫篋”與“才華和技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畫家打開畫篋,展示出他的才華和技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藝術和文學相關的成語,如“文房四寶”、“畫龍點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哥哥的畫畫技術真厲害,他就像一個畫篋。
2. 初中生(14歲):老師說我是班級里的“畫篋”,因為我寫作文很好。
3. 高中生(17歲):她的舞蹈技巧就像一個畫篋,每次表演都讓人驚嘆。
4. 大學生(20歲):他是我們學校的“畫篋”,擅長音樂和繪畫。
5. 成年人(30歲):這位作家的文字真是如畫,他是一個真正的“畫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