儐贊
成語(Idiom):儐贊(bīn zàn)
發音(Pronunciation):bīn z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對某人的贊美和推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儐贊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儐”指的是古代宴會中的陪侍,負責侍奉主人和賓客,“贊”指的是贊美和推崇。儐贊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對某人的贊美和推崇,形容人受到高度的尊敬和崇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儐贊常用于形容人們對英雄、偉人或杰出人物的贊美和推崇。它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品德、才能、成就等受到廣泛認可和尊敬的情況。例如,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可能會用儐贊來形容獲獎者的杰出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儐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宴會文化。在古代,舉辦盛大宴會時,主人會聘請儐者來擔任陪侍的角色。儐者要負責侍奉主人和賓客,表現出極高的禮貌和尊敬。后來,人們將儐贊用來比喻對某人的高度贊美和推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儐贊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儐”是動詞,“贊”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領導能力和膽識令所有人儐贊不已。
2. 這位科學家的貢獻受到了全世界的儐贊。
3. 她的演技被觀眾們一致儐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賓贊”相近的發音記憶儐贊的含義。賓贊表示對客人的贊美和推崇,而儐贊則表示對某人的贊美和推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儐贊相關的成語,如“儐相”(bīn xiàng)和“儐役”(bīn yì)等,以拓展對中國文化和語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對我們的努力給予了儐贊。
2. 初中生(13-15歲):在比賽中,他的表現受到了評委的儐贊。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學術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受到了同行的儐贊。
4. 大學生(19-22歲):這位教授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而受到全球學術界的儐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