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陣
基本解釋
亦作“ 三陳 ”。指天陣、地陣、人陣。《六韜·三陳》:“ 武王 問 太公 曰:‘凡用兵,為天陳、地陳、人陳,奈何?’ 太公 曰:‘一向一背,此謂天陳;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謂地陳;用車用馬,用文用武,此謂人陳。’ 武王 曰:‘善。’”《新唐書·員半千傳》:“ 高宗 御 武成殿 ,問:‘兵家有三陣,何謂邪?’眾未對, 半千 進曰:‘臣聞古者星宿孤虛,天陣也;山川向北,地陣也;偏伍彌縫,人陣也。臣謂不然。夫師以義出,沛若時雨,得天之時,為天陣;足食約費,且耕且戰,得地之利,為地陣;與三軍士如子弟從父兄,得人之和,為人陣。捨是,則何以戰?’帝曰:‘善。’”
成語(Idiom):三陣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z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連續發出三次攻擊或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陣是由“三”和“陣”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量,意為三次;“陣”表示一種有序的戰斗或行動方式。三陣指連續發出三次攻擊或行動,強調堅持不懈、持續努力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堅持不懈,連續進行三次行動或攻擊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戰斗、競賽、考試等各種需要持續努力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三陣”的故事。楚漢相爭時期,劉邦的軍隊與項羽的軍隊對峙。項羽派遣了三位將領分別領導三支軍隊,分別進行了三次進攻,但最終都沒有成功。劉邦因此稱贊自己的軍隊“三陣而上,攻無不克”,形成了“三陣”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表示“連續進行三次行動或攻擊”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連續進行了三次沖刺,最終成功奪得了比賽冠軍。
2. 面對困難,我們要像勇士一樣,堅持不懈,三陣而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三陣”和連續進行三次行動或攻擊的意思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勇士,他連續進行了三次沖刺,最終取得了勝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堅持不懈、持續努力相關的成語,如“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連續進行了三次練習,終于掌握了這個新的數學方法。
2. 初中生:他連續進行了三次沖刺,成功地奪得了游泳比賽的冠軍。
3. 高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要三陣而上,努力復習三個科目的知識。
4. 大學生:面對就業壓力,我要三陣而上,積極尋找實習和就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