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融帳
基本解釋
指 馬融 施帳高堂,前授生徒,后列女樂之事。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心輕 馬融 帳,謀奪 子房 帷。” 宋 陳人杰 《沁園春·鐃鏡游吳中》詞:“ 張禹 堂深, 馬融 帳暖,吟罷不妨絲竹聲。” 清 沉紹姬 《寄懷查伊璜先輩》詩:“ 蘇晉 堂前宜繡佛, 馬融 帳后有金釵。”亦作“ 馬公帳 ”。 明 李夢陽 《謁平臺先生墓》詩:“平生 馬公 帳,四海 孔融 尊。”參見“ 馬帳 ”。
成語(Idiom):馬融帳(mǎ róng zhàng)
發音(Pronunciation):mǎ róng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欠債不還,拖延還債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融帳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馬融是漢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曾經欠下了很多債務,而且一直沒有歸還。帳指的是債務。因此,馬融帳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欠債不還、拖延還債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融帳常用來形容拖欠債務、不履行還款承諾的人。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某人一直不還朋友借給他的錢,或者某公司一直不履行與供應商達成的付款協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融帳的故事源自于歷史。馬融是漢朝時期的一位官員,在任職期間他欠下了很多債務,并且一直沒有還清。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拖欠債務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馬融帳由兩個詞組成,馬融和帳。其中,馬融是一個人名,帳指的是債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不還錢,真是個馬融帳。
2. 這家公司欠了供應商很多錢,真是個馬融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融”與“帳”聯想起來,形象地表示欠債不還的行為,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馬融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相關的成語和俗語,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還我錢,真是個馬融帳。
2. 初中生:他一直不履行承諾,真是個馬融帳。
3. 高中生:這家公司一直不付款,真是個馬融帳。
4. 大學生:他欠了很多人錢,真是個馬融帳。
5. 成年人:他一直不還債,真是個馬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