戹禍
基本解釋
災禍。《后漢書·列女傳·董祀妻》:“﹝ 蔡琰 ﹞追懷悲憤,作詩二章。其辭曰:‘……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戹禍。’”
成語(Idiom):戹禍(dǎ huò)
發音(Pronunciation):dǎ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為制造災禍、禍害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戹禍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戹”和“禍”兩個字組成。戹的意思是制造、造成,禍的意思是災禍、禍害。戹禍的意思就是指人為制造災禍、禍害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戹禍一詞通常用于形容那些故意制造麻煩、給別人帶來不幸的人。比如,他戹禍了自己的朋友,導致他朋友失去了工作。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形容那些故意破壞和破壞社會秩序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戹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賈誼傳》中。賈誼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賈誼傳》中使用了戹禍這個詞語來形容那些制造災禍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戹禍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戹”和名詞“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報復別人,戹禍了他的鄰居。
2. 那個人背著朋友偷偷戹禍,最后被人揭穿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戹禍”這個成語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記住“戹”的意思是制造、造成,記住“禍”的意思是災禍、禍害。然后將兩個部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戹禍”相關的成語,如“禍從口出”、“禍不單行”等,可以幫助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不小心打翻了同桌的水杯,他的同桌生氣地說:“你真是個戹禍的孩子!”
2. 初中生:他故意把同學的書包藏起來,讓同學找不到,真是個戹禍的家伙。
3. 高中生:他趁著老師不注意,在教室里放了一只蟑螂,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真是個戹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