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辟
成語(Idiom):險辟(xiǎn bì)
發音(Pronunciation):xiǎn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或文章意義深刻,富有哲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險辟是由“險”和“辟”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險指危險,辟指開辟、道路。險辟的含義是指言辭或文章意義深刻,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和警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險辟常用于形容文章或言辭有深意、富有哲理的情況。可以用于表揚一篇頗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文章,也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辭章高妙,言辭犀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險辟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二年》這篇古代典籍中。據說,春秋時期的晉國宣公十二年,晉國國君宣公召集了眾多智士齊聚一堂,讓他們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其中一位名叫子產的智士發表了一篇言辭深刻,富有哲理的演講,獲得了宣公的贊賞和稱贊。宣公對子產說:“你的言辭真是險辟啊!”從此,險辟成為了形容言辭深刻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險辟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非常險辟,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復雜的問題。
2. 這篇文章的思想很險辟,引人深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險辟”與“深入”、“富有哲理”等詞語聯系起來記憶,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深奧”、“寓意深遠”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這本童話書的故事很險辟,我學到了很多道理。
2. 初中生(14歲):老師講的歷史課很險辟,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3. 高中生(17歲):他的演講很險辟,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全新的認識。
4. 大學生(20歲):這篇論文的觀點很險辟,引發了我對這個領域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