庨窌
成語(Idiom):庨誌(xiāo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暗中傳播消息、宣傳言論等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庨誌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庨是指廟堂,誌是指記載。庨誌原指官府里的記錄和傳達消息的地方,后來引申為指暗中傳播消息、宣傳言論等的地方。庨誌強調的是隱秘性和傳播信息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庨誌一詞常用來形容一些秘密的傳播和宣傳活動,可以用于描述不公開的消息傳遞、秘密宣傳、非正式渠道的傳媒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庨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鄭虔傳》中,原文是“庨誌之言,致虔之論。”意思是指傳達給鄭虔的言論和意見。后來,庨誌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成語,并被廣泛應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庨誌由兩個字組成,庨和誌。其中,庨為形聲字,從廣(guǎng)表示廟堂的意思,從?(zhú)表示記錄的意思;誌為形聲字,從言表示記載的意思,從志表示志向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在庨誌上發布了一則重要消息。
2. 這個組織使用庨誌進行秘密宣傳。
3. 這篇文章是通過庨誌傳播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庨誌的發音“xiāo zhì”與“小紙”進行聯想。想象在小紙上寫下秘密信息,然后通過庨誌進行傳播和宣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傳媒方式,如官府的記錄和傳達系統,以及宣傳和消息傳播的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座位表是通過庨誌發布的。
2. 初中生:那個秘密組織通過庨誌傳達了他們的口號。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學生會使用庨誌進行校園宣傳活動。
4. 大學生:這篇論文是通過庨誌發表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