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籍
基本解釋
文籍的正本。與“副籍”相對。《宋史·食貨志上一》:“ 嘉定 以來之經界,時至近也,官有正籍,鄉都有副籍,彪列昈分,莫不具在,為鄉都者不過按成牘而更業主之姓名。”
指賦稅。《管子·輕重甲》:“請以令使賀獻、出正籍者必以金,金坐長而百倍。” 馬非百 新詮:“正籍,謂民之賦稅。”
成語(Idiom):正籍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正直廉潔,不為私利所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籍是指一個人的品行正直,廉潔奉公,不為個人私利所動。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應該秉持正直的品質,不受任何私利的誘惑,始終堅守原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籍常用于形容政府官員或其他公職人員具有廉潔奉公的品質。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誘惑時能夠堅守原則,不為個人利益而動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子罕》中。孔子對子罕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正而不求全,故去之。”這句話強調了一個人應該在做事情時要有正直的品質,不為自己的私利而追求完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直,廉潔,而“籍”表示身份,職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個正籍的官員,從不接受賄賂。
2. 她在面對誘惑時始終保持正籍的品質,不為個人利益而動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通過將“正”字與正直、廉潔等詞聯系起來,將“籍”字與身份、職位等詞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正直、廉潔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廉潔奉公”、“清廉正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正籍的老師,為學生們樹立榜樣。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保持正籍的品質,為同學們服務。
3. 高中生:在高考備戰期間,我要堅持正籍,不為利益所動,努力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要時刻保持正籍的品質,為社會做出貢獻。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詞語“正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