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xīn kǒu xiāng yìng ㄒㄧㄣ ㄎㄡˇ ㄒㄧㄤ ㄧㄥˋ心口相應(心口相應)
想的與說的相一致。《壇經·般若品》:“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二折:“哎, 隨何 也,須索箇心口相應。”《金瓶梅詞話》第二回:“ 武松 笑道:‘若得嫂嫂這般做主,最好。只要心口相應,卻不應心頭不似口頭。’”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心口相應
成語(Idiom):心口相應(xīn kǒu xiāng yìng)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kǒu xiāng y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與口的表達相一致,內心的想法與言辭相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口相應是由“心”、“口”、“相應”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心指內心的想法,口指言辭的表達,相應指兩者之間的一致。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內心與言辭相符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口相應通常用來形容說話人的言辭與內心一致,即說話人說的話與內心想法完全相符。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說話真實可信,或者用來批評一個人說話虛偽不可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心口相應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它是由《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的一句話演變而來。故事中,屈原與賈生是好友,屈原曾向賈生傾訴自己的憂愁。賈生聽后感同身受,回答說:“其言也,心口相應。”這句話后來成為了成語“心口相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口相應的結構為“心 + 口 + 相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心口相應,讓人非常信任他。
2. 她的表情與言辭完全心口相應,沒有絲毫虛偽之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成語“心口相應”:
1. 將“心”、“口”兩個字分開記憶,心指內心的想法,口指言辭的表達。
2. 想象一個人的心和口相互呼應,形成心口相應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成語相關的知識,例如成語的來源、演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心口相應的,她從不說謊。
2. 初中生:老師講課的時候總是心口相應,讓我們覺得她很真誠。
3. 高中生:他的承諾總是心口不相應,說了很多空話卻不去實踐。
4. 大學生:在面試中,誠實回答問題是心口相應的表現。
5. 成年人:只有心口相應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