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直
基本解釋
長期當值。《北史·魏彭城王勰傳》:“﹝ 彭城王 勰 ﹞長直禁內,參決軍國大政,萬機之事無不預焉。”《新五代史·梁臣傳·馬嗣勛》:“ 梁 女嫁 魏 ,適死, 太祖 乃遣 嗣勛 以長直千人為綵輿入 魏 。致兵器於輿中,聲言助葬。”
成語(Idiom):長直 (cháng zhí)
發音(Pronunciation):cháng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頭發長而直,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正直誠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長直”意為人的頭發長而直,是比喻人的品行端正、正直誠實。它強調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高尚,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情,保持誠實正直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正直誠實的情況。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誠實和正直的品質,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不誠實和不正直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長直”最初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敢有不直,長我發以為繩。”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叔孫豹的諫言。叔孫豹是魯國的一位賢臣,他對國君襄公說,如果有人不直言敢于違背正直的道德標準,就應該將他的頭發用來綁住自己,以示懲罰。從此,人們將“長直”用來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正直誠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表示人的品行特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長直的品行,從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2. 這個孩子長直,從小就懂得誠實守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頭發長而直”來幫助記憶,表示一個人的品行端正、正直誠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誠實、正直相關的成語,如“正直無私”、“言而有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媽媽告訴我要保持長直,不要說謊。
2. 初中生:老師說要我們學會長直,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3. 高中生:年輕人應該樹立長直的品質,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