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服
基本解釋
復姓。 春秋 時 魯國 有 子服景伯 。見《國語·魯語下》。
英文翻譯
1.a surname
成語(Idiom):子服
發音(Pronunciation):zǐ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孩子穿著成人的衣服,形容孩子過早地承擔成人的責任或行為不合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子服”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子”和“服”。其中,“子”指的是孩子,“服”指的是成人的衣服。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孩子穿著成人的衣服,暗示孩子過早地承擔成人的責任或行為不合適。它用來形容那些年幼的孩子過于早熟,行為舉止超過他們應有的年齡范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些年幼的孩子過早地承擔起成人的責任或表現出不符合他們年齡的行為。比如,當一個小學生承擔起家庭重要事務時,或者一個幼兒表現出過于成熟的行為時,我們可以使用“子服”來形容他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孟子的孩子,他非常聰明、懂事,令人驚嘆。有一天,孟子的父親突然去世,家中事務無人處理。孟子年幼,卻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甚至穿上了父親的衣服,擔任家族的事務。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年幼孩子過早承擔成人責任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子”和“服”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小明在家里照顧弟弟妹妹,真是個子服的孩子。
2. 這個小學生每天都要幫家里做飯,真是個子服的孩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小孩子穿著成人的衣服,行為舉止不合適,從而引發對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成語“子服”相關的成語,如“早衰”、“早熟”等。同時,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了解中國古代對于孩子成長的觀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雖然才六歲,但他每天都要幫媽媽做家務,真是個子服的孩子。
2. 初中生:他雖然只有十二歲,但卻經常獨自外出辦事,真是個子服的孩子。
3. 高中生:她雖然還是個高中生,但已經開始打工賺錢養家了,真是個子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