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ìng rén fà zhǐ ㄌㄧㄥˋ ㄖㄣˊ ㄈㄚˋ ㄓㄧˇ令人發指(令人髮指)
◎ 令人發指 lìngrénfàzhǐ
[get one's hackles up;disgusting;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make one's hair stdnd up in anger] 因憤怒而致頭發直立。形容憤怒之極
但報總不能不看,一看,則昏話之多,令人發指。——《魯迅書信集》
詞語解釋
lìng rén fà zhǐ ㄌㄧㄥˋ ㄖㄣˊ ㄈㄚˋ ㄓㄧˇ令人發指(令人髮指)
《莊子·盜跖》:“謁者入通, 盜跖 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記·刺客列傳》:“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 易水 之上,既祖,取道, 高漸離 擊筑, 荊軻 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 易水 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后以“令人髮指”形容使人憤慨到了極點。《東歐女豪杰》第二回:“野蠻政府,怙惡不悛,偏要和我們為難,歷年以來,不知害了我們多少同志,説來真真令人髮指!” 徐遲 《生命之樹常綠·抗癌美登木和腦血管痙攣》:“他們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干了一系列令人發指的罪惡的行為,嚴重損害了 蔡希陶 的健康?!?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令人發指
成語(Idiom):令人發指
發音(Pronunciation):lìng rén fā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情極其令人憤怒、震驚或厭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指的是某件事情或某種行為令人感到非常憤怒、震驚或厭惡,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和接受范圍。它強調了事物的極端性和過分的令人不快之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些令人難以忍受、無法接受的事情或行為。它可以用于描述社會丑惡現象、殘忍暴力行為、令人發指的罪惡行徑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暫無明確記錄,但據說它可能與古代刑罰有關。在古代,令人發指的行為往往是指某些殘忍的刑罰,例如剁掉手指、斬首等。這些刑罰令人震驚、厭惡,因此演變成了形容令人憤怒、震驚或厭惡的事情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令人”、“發指”兩個部分組成。其中,“令人”表示動作的發出者,引起了某種情緒或感受;“發指”表示對這種情緒或感受的強烈表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惡棍的行為令人發指,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
2. 這篇報道揭露了一起令人發指的腐敗案件。
3. 這個電影中的暴力場面令人發指,很多觀眾都感到不忍直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看到令人發指的事情時,手指發出刺痛的感覺,從而形成記憶的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憤怒至極”、“厭惡不堪”等,以豐富你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那只虐待小貓咪的人,我感到非常憤怒,他的行為真是令人發指。
2. 初中生:我剛剛看完一本揭露社會黑暗的書籍,書中描述的種種罪惡行徑令人發指。
3. 高中生:這個電影中的暴力場面非常震撼,其中一幕令人發指的血腥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4. 大學生:作為一個法律專業的學生,我對那些犯罪行為感到非常厭惡,他們的行為真是令人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