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
成語(Idiom):羅布(luó bù)
發音(Pronunciation):luó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有才能而不知如何運用,或有權勢而不知如何利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羅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羅”字指的是網羅,即捕捉、收集,而“布”字指的是布置、安排。合在一起,羅布的意思是人有才能或權勢,卻不知如何運用或利用。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雖然具備一定的能力或資源,卻無法善加利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羅布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有才能卻無法發揮的人,或者有權勢卻無法利用好的人??梢杂脕砼u那些浪費才能或資源的人,也可以用來警示自己要善加利用自己的優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羅布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韓長孺列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韓長孺是一個聰明有才華的人,但他卻無法運用自己的才能。有一次,韓長孺到一個漁民家中,漁民帶他到海邊,指著一片波濤洶涌的海面說:“這是我一輩子的財富。”韓長孺看著洶涌的海水,卻無法理解其中的財富。從此,人們就用“羅布”來形容韓長孺無法運用自己才能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有才能或權勢 + 不知如何運用或利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羅布之才,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卻無法在工作中發揮出來。
2. 這位領導有權有勢,卻不知如何利用好手中的資源,真是羅布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羅布”與“才能”和“運用”相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有才能的人被網羅起來,卻無法運用自己的才能,形成了“羅布”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來擴展學習。例如,“班門弄斧”和“杯弓蛇影”都是形容人不知珍惜自己的才能或資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羅布之才,有很多的才能,但是不知道怎么利用。
2. 初中生:這位老師是個羅布之才,有很多教學經驗,但卻不知道如何運用。
3. 高中生:他是個羅布之才,擁有出色的音樂天賦,卻不知道如何發展。
4. 大學生:這位同學是個羅布之才,有很多創業的機會,卻不知道如何利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