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殻
成語(Idiom):朽殻(xiǔ kè)
發音(Pronunciation):xiǔ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已經腐朽、毫無用處的東西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朽殻一詞由“朽”和“殻”兩個字組成。“朽”表示腐朽、破敗,而“殻”表示外殼、皮膚。朽殻的含義是指已經腐朽、毫無用處的東西或人。比喻形容某人或某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能力或生命力,只剩下一個空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朽殻常用于貶義場合,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一無是處、毫無生氣。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企業、一個項目或一個人的狀態已經衰敗、沒落,沒有任何價值或作用。也可以用于批評某人只會空談,缺乏實際行動或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朽殻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是楚國的忠臣,但由于被奸臣陷害,被楚王所不容,最終被迫投江自盡。屈原的忠誠和才華使他成為楚國的民族英雄,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都會在農歷五月初五舉行龍舟競渡來祭奠他。而在這個節日中,人們還會向江中投入一些食物,以防止魚蝦咬食屈原的身體。這些食物被稱為“朽殻”,因為它們在江水中浸泡了很久,已經腐爛,變成了毫無營養和價值的東西。后來,人們將這個詞用來比喻沒有價值、已經腐朽的事物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朽殻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失敗了,現在只是一個朽殻而已。
2. 他曾經是一個有抱負的藝術家,但如今只是一個朽殻。
3. 這家公司的管理層已經變成了一群朽殻,無法做出任何正確的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屈原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屈原的身體被投入江中,經過一段時間后,身體已經腐爛變成了朽殻,沒有任何價值。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朽殻”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朽木不可雕也”、“朽木糞土”等,以擴展對于腐朽、無用的事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個玩具已經破爛不堪,變成了一個朽殻。
2. 初中生(13-15歲):他曾經是一個有才華的運動員,但現在只是一個朽殻,一無是處。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社團已經荒廢了,變成了一個朽殻,沒有任何活動。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項目已經失敗了,現在只是一個朽殻,沒有任何希望。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曾經是一個有前途的藝術家,但如今只是一個朽殻,無法再創作出有價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