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哀
成語(Idiom):求哀
發音(Pronunciation):qiú 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求助于有權勢或有能力的人,希望得到幫助或保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求哀是指在困難或危險的時候,向有能力或有權勢的人尋求幫助或庇護。這個成語中的“求”表示尋求,請求,而“哀”則表示悲傷、危險或困難。求哀的含義是希望通過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悲傷或困難,引起對方的同情和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1. 當你遇到困難或危險時,可以向有能力或有權勢的人求助。
2. 在面對不公正待遇或被欺負時,可以尋求他人的庇護或保護。
3. 當你需要某人的幫助或支持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表達你的請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求哀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這個成語的含義源于古代社會的階級制度。在古代,人們常常向有權勢或有能力的人求助,希望得到保護或幫助。這個成語通過“求哀”這個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人們在困難時尋求幫助的場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求哀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求”是動詞,表示尋求、請求;“哀”是賓語,表示悲傷、危險或困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遇到了困難,只能向朋友求哀。
2. 在遇到危險時,他毫不猶豫地向警察求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以下記憶技巧幫助記憶求哀這個成語:
1. 將“求”和“哀”兩個字分別與尋求、請求和悲傷、困難聯系起來,形成關聯。
2. 可以想象自己在困境中,向有能力或有權勢的人發出悲傷的請求,希望得到幫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求助、請求相關的成語,如“求全責備”、“求同存異”等。
2. 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階級制度和人們對權勢的追求。
3. 閱讀相關的故事、小說或文章,了解求助和庇護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遇到了困難,向老師求哀,希望得到幫助。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比賽中受傷了,向隊友求哀,希望得到關心和支持。
3. 高中生(16-18歲):她遇到了欺凌,向學校的領導求哀,希望得到保護和公正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