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啼
基本解釋
(1).小孩啼哭。 漢 賈讓 《奏治河三策》:“治土而防其川,猶止兒啼而塞其口。”
(2).謂聲似小孩啼哭。《史記·循吏列傳》:“丁壯號哭,老人兒啼。”
(3).即兒啼帖。《藝文類聚》卷六四引 晉 束晳 《近游賦》:“書兒啼於客堂,設(shè)杜門以避吏。”
英文翻譯
1.children cry
成語(Idiom):兒啼(ér t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ér t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嬰兒啼哭聲,比喻凄涼、悲傷的情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兒啼”是由“兒”和“啼”兩個字組成。兒指嬰兒,啼指啼哭。兒啼的基本含義是指嬰兒啼哭的聲音。在成語中,兒啼常常用來形容凄涼、悲傷的情景,表示人們的悲痛、哀怨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兒啼”常用于文學(xué)作品、詩詞、散文等中,用來描繪凄涼、悲傷的場景或表達人們的悲痛、哀怨之情。例如,在描述戰(zhàn)爭、災(zāi)難等悲慘情景時,可以使用成語“兒啼”來增強表達的力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兒啼”最早出自唐代文學(xué)家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之一:“兒啼婦哭聞庭中,雙兒夜語父歸船。”這里描述了在秋夜中,聽到孩子啼哭和婦女哭泣的聲音,以及兩個孩子夜晚和父親歸船的對話。這個場景凄涼、悲傷,形象地表達出人們的離別之情。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兒啼”由兩個字組成,結(jié)構(gòu)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首詩中的兒啼聲讓人感到一陣陣的心酸。
2. 夜深人靜時,只聽到遠處傳來兒啼聲,令人心生憐憫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兒啼”。可以想象一個嬰兒在哭泣的場景,以及人們因為悲傷而發(fā)出的哀怨之聲,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悲傷、凄涼相關(guān)的成語,如“淚如雨下”、“淚流滿面”等,可以拓展對情感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媽媽告訴我,當(dāng)嬰兒兒啼時,我們要盡力安撫他們。
2. 初中生:在電視劇中,我看到了一個兒啼聲的場景,非常悲傷。
3. 高中生:這部小說描寫了一個戰(zhàn)爭時期的場景,到處是兒啼聲和婦女的哭泣聲,讓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