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利災樂禍(lì zāi lè huò)
發音(Pronunciation):lì zāi lè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別人遭受災害或不幸時,卻因此得到利益而感到高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利災樂禍是由“利”、“災”、“樂”、“禍”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利指得到好處,災指災難,樂指高興,禍指不幸。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在別人遭受災害或不幸時,卻因此得到利益而感到高興。它形容那些心胸狹窄、忘恩負義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利災樂禍通常用于貶義,形容那些因他人不幸而得到好處而感到高興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對他人的不幸感到高興,或者揭示某人的內心丑陋和自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內篇·養生主》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因為嫉妒別人的幸福而愿意遭受不幸的故事。從此,利災樂禍成為了描述心胸狹窄、忘恩負義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居然利災樂禍地笑了起來,真是個心腸狠毒的人。
2. 在別人遭受不幸的時候,我們應該給予幫助和支持,而不是利災樂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利”字與“災”字相連,表示利用災難,再將“樂”字與“禍”字相連,表示因禍得福。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道德和人性的成語,例如“知恩圖報”、“仗勢欺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當別人摔倒了,我們應該去扶起他,而不是利災樂禍。
初中生:他看到同學考試沒考好而高興,真是利災樂禍。
高中生:利災樂禍的人是沒有同情心和道德底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