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茆
基本解釋
見“ 白茅 ”。
成語(Idiom):白茆 (bái máo)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m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正直,不受世俗的誘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茆是由“白”和“茆”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白”表示純潔、無瑕疵,“茆”表示竹筍初生的細毛。白茆形容一個人的品行高尚、正直,不受外界的誘惑和腐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茆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正直無私的情況。可以用來贊美那些堅持正義、不為外界利益所動搖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茆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莊子·外物》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竹林中發現了一根細茆,這根茆十分純潔無瑕,不受外界的玷污。因此,白茆成為了形容人的品行高尚、純潔無暇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茆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白”和“茆”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白茆的品行,從不為個人利益而妥協。
2. 這位老師嚴于律己,為人白茆,深受學生們的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茆”想象成一根竹筍初生的細毛,表示純潔無暇的品行。可以通過與竹子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白手起家”、“白駒過隙”等,來豐富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要努力學習,爭取成為一個白茆的人。
2. 初中生:我覺得只有保持白茆的品行,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
3. 高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要以白茆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同學們樹立榜樣。
4. 大學生:白茆的人往往能夠承受住各種誘惑和考驗,保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5. 成年人:在職場上,只有堅持白茆的原則,才能在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