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廩
成語(Idiom):實廩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í j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真實、實在的廩倉,比喻言行坦蕩、真誠可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實廩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實指真實、實在,廩指廩倉,即古代存放糧食的倉庫。實廩比喻言行坦蕩、真誠可信,表示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真實可靠,沒有虛偽和做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實廩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行和態(tài)度真實可信,不虛偽的場合。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坦蕩、真誠可信,或者用來贊美一個人的高尚品德和正直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實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禮記·曲禮上》中,原文是“君子不修邊幅,不拘小節(ji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廩如神。”意思是說君子不修飾外表,不拘泥于瑣事,不為外物所喜,也不因自己的悲傷而表現(xiàn)出來,就像神明一樣真實可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實廩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實”和名詞“廩”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一直實廩可信,深受大家的尊敬。
2. 只有實廩的人才能夠贏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實廩理解為真實的糧倉,想象一個人的言行就像一間實廩一樣,真實可靠,不虛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行和態(tài)度相關的成語,如“真心實意”、“言行一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實廩待人,不要說謊。
2. 初中生:我們班上的班長一直表現(xiàn)得很實廩,我們都很尊敬他。
3. 高中生:在高考面試中,考官更加看重考生的實廩品質,而不僅僅是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