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
基本解釋
端坐;正身而坐。《莊子·庚桑楚》:“ 南榮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長矣,將惡乎託業,以及此言邪?’”《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若并時進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則僂身自卑。” 宋 曾鞏 《寶月大師塔銘》:“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再生緣》第六回:“只見 鄔必凱 與 神武真人 ,端身正坐,兩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劍戟森森。”
成語(Idiom):正坐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z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端坐端正、姿態端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坐是指坐姿端正,身體保持直立,不歪不倚。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坐得端莊、得體,體現了他的修養和禮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坐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坐姿端莊,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舉止得體、態度端正。在正式場合、重要會議或者座談會上,人們常常會被要求正坐,以體現自己的尊重和謹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坐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總結而來的。在古代,人們注重禮儀和規范,坐姿端正是一種表現出自己修養和教養的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會議上,他一直保持著正坐的姿勢,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 學生在上課時應該保持正坐,不要東倒西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正坐”的發音與“整齊劃一”相聯想,因為坐得端正是一種整齊劃一的表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姿態和舉止相關的成語,如“舉案齊眉”、“目不斜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要正坐,我就一直坐得很端莊。
2. 初中生:在班會上,我們都要保持正坐,以示對老師的尊敬。
3. 高中生:在考試的時候,大家都會正坐,這樣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