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下梢
成語(Idiom):沒下梢
發音(Pronunciation):méi xià s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身體瘦弱、衰弱無力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沒下梢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身體虛弱、衰弱無力的樣子。梢是指樹枝的末梢,下梢則是指樹枝的末梢向下彎曲。這個成語比喻人的身體瘦弱、無力,就像樹枝末梢向下彎曲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身體瘦弱、衰弱無力的樣子??梢杂糜诿枋鲆粋€人長期勞累或生病后的狀態,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精神不振、無精打采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晉書·王質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王質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大臣,他在擔任官職期間勤勉努力,但因為太過勞累,導致身體疲憊不堪,形容極為衰弱。后來,人們就用“沒下梢”來形容一個人身體瘦弱、衰弱無力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沒”和“下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一直感冒,身體很沒下梢。
2. 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強度訓練,他精神疲憊、沒下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沒下梢”與瘦弱無力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樹枝的末梢向下彎曲的樣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想要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可以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了解更多的例句和用法。
2. 學習其他形容身體狀態的成語,例如“無精打采”、“奄奄一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病得很重,整個人都沒下梢。
2. 初中生:經過一天的運動訓練,我感覺筋疲力盡、沒下梢。
3. 高中生:她最近太過勞累了,看起來整個人都瘦弱無力、沒下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