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蠧
成語(Idiom):桃蠧(táo hù)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隱藏在美好外表下的危險或禍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桃蠧是由“桃”和“蠧”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桃蠧原指寄生在桃樹上的蠧蟲,雖然桃樹看起來繁花似錦,但蠧蟲卻會悄悄地破壞桃樹,最終導致桃樹的枯萎。因此,桃蠧成語比喻隱藏在美好外表下的危險或禍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桃蠧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美好,但實際上存在著隱藏的危險或禍害。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真實面目不可信,或者警示人們在做決策時要謹慎小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桃蠧的故事來源于中國古代的《莊子》。故事中,莊子告訴人們,桃樹上的蠧蟲是桃樹的敵人,雖然桃樹盛開著美麗的花朵,但蠧蟲卻在暗中破壞著桃樹。這個故事通過桃樹和蠧蟲的對比,寓意著人們要警惕外表美好的事物背后可能存在的危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語為“桃蠧”,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其他附加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看起來很和善,但可能是個桃蠧,要小心。
2. 這個項目的利潤看起來很高,但有可能隱藏著桃蠧。
3. 不要只看表面,要留心桃蠧的存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桃蠧與桃樹和蠧蟲的故事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桃樹上盛開的花朵代表美好的外表,而蠧蟲則代表隱藏的危險或禍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來擴展學習。例如,“花言巧語”也是指外表美好但實際上危險的東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桃蠧教訓了大家,不要只看外表,要看內在。
2. 初中生:這個電影里的壞人就像桃蠧一樣,外表看起來和善,實際上危險得很。
3. 高中生:社交網絡上有些人就是桃蠧,他們通過虛假的外表來欺騙他人。
4. 大學生:政治斗爭中,有些人就像桃蠧一樣,隱藏在光鮮的外表下,暗中操縱局勢。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