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
基本解釋
(1).王者的輔佐,佐君成王業的人?!?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董仲舒傳贊》:“ 劉向 稱‘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雖 伊 呂 亡以加, 筦 晏 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懷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唐 韓愈 《合江亭》詩:“維昔經營初,邦君實王佐?!?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漢 之稱王佐者,人皆許之而已,而己則必知其為霸之餘習?!?br>(2). 清 末稱襄佐恭親王理事的部曹中書為王佐?!肚宄笆反笥^·史料·帝師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書充軍機處及總理衙門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p>
成語(Idiom):王佐(wáng zuǒ)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z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擔任重要職務,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形容人才出眾,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王佐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王”指的是國家的君主,也代表著權力和統治;“佐”是指輔佐、幫助。王佐一詞形容的是能夠輔佐君主,為國家出謀劃策,具有重要影響力和決策能力的人。這個成語強調了這些人才的重要性和價值,他們的存在常常對于國家和組織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王佐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在重要崗位上擔任要職的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夠為組織或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的人。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或企業家,他們能夠在關鍵時刻給予正確的指導和決策,從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有一段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吳國的國君王僚在任命國家重要職位時,找到了賢臣吳起。吳起是一位才智出眾的人,他能夠為國家出謀劃策,為國家的繁榮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因此,王僚稱他為“王佐”,以示對他的重視和贊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王佐”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王”是形容詞,表示國家的君主或權力;“佐”是動詞,表示輔佐、幫助。兩個字合在一起,形容一個能夠輔佐君主、為國家出謀劃策的人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的王佐,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 這位總統的王佐團隊,為國家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王佐”??梢韵胂笠晃粐业木鳎ㄍ酰┰谧筮叄ㄗ簦┯幸晃宦斆鞑胖?、能夠輔佐自己的重要人才。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歷史和古代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那個時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語“王佐”的含義和故事起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班級的王佐,他總是幫助老師照顧我們。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班的班長是個王佐,她總是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王佐,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4. 大學生:我夢想成為一名商界的王佐,能夠幫助企業取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