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跗
成語(Idiom):絳跗(jiàng fū)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g f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衣服上的破損之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絳,指紅色的絲織品;跗,指鞋底。絳跗原指紅色鞋底上的破損之處,后來泛指衣服上的破損之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衣物破舊不堪、不整潔的樣子。也可用來比喻事物的破敗、衰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楊修的官員,他非常喜歡穿戴華麗,經常換新衣服。有一次,他穿著一身絳紅色的華服出行,不慎踩到了泥水中,結果鞋子上沾滿了泥污。這個破損的鞋底上的泥污,讓楊修感到非常尷尬。于是,人們就用“絳跗”來形容衣物上的破損之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絳”和名詞“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衣服絳跗斑駁,看起來非常破舊。
2. 這座古老的建筑已經年久失修,到處都是絳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絳跗”中的“絳”字,它的發音與“將”字相似,可以想象一個將軍穿著一身華麗的紅色衣服,但鞋底上卻沾滿了泥污,看起來很破舊不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歷史,探索不同時期的服裝風格和材質,以及與絳跗相關的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的褲子上有一個絳跗,看起來好像被狗咬了一口。
2. 初中生:這幅畫上的人物衣服上有很多絳跗,仿佛經歷了一場大戰。
3. 高中生:這座古老的廟宇上的彩畫已經褪色,到處都是絳跗,令人感嘆歲月的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