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走馬上任(zǒu mǎ shàng rèn)
發音(Pronunciation):zǒu mǎ shàng r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上任就馬上行動,迅速展開工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走馬上任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意思是官員上任后立即行動,迅速展開工作。這個成語強調了官員上任后應該積極主動地履行職責,迅速展開工作,不拖延,不推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走馬上任常常用于形容官員上任后迅速展開工作的情景。可以用于贊揚官員工作積極,也可以用于批評官員工作不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走馬上任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秦末戰國時期,楚國將領項羽在攻占咸陽后,打算任命劉邦為漢王,但是劉邦卻遲遲不來。項羽派人問劉邦為什么不來,劉邦回答說:“我已經在這里了。”項羽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他沒有看到劉邦的馬。劉邦解釋說,他騎的是“走馬”,意思是他已經走到了咸陽城,只是沒有騎馬。項羽借此故事形成了成語“走馬上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走馬(動作)+上任(目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新上任的校長走馬上任,立即展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2. 這位市長上任后走馬上任,一周內就解決了許多群眾反映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走馬上任”與官員上任后立即行動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位官員上任后立即騎馬奔走,展開各項工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官員任命、工作開始相關的成語,如“履新”、“初出茅廬”、“馬不停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新上任的校長走馬上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變化。
初中生:市長上任后走馬上任,我們期待他能夠解決交通問題。
高中生:新任教導主任走馬上任,希望他能夠改善學校的管理狀況。
大學生:公司的新總經理走馬上任,希望他能夠帶領公司走向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