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鏡
基本解釋
古代迷信習俗。日月食時,諸侯夫人敲打鏡子以救。 漢 班固 《白虎通·災變》:“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謂夫人擊鏡,孺人擊杖,庶人之妻楔搔。”
成語(Idiom):擊鏡
發音(Pronunciation):jī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擊碎鏡子來解決問題,比喻只解決表面問題而不解決根本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鏡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的故事。故事中,主父列為了報復刺殺自己的仇人,找來了一位巫師,希望能通過擊碎對方的鏡子來解決問題。然而,巫師告訴主父列,擊碎鏡子只是解決了表面問題,并不能真正解決根本問題。這個故事后來演變成成語“擊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只解決表面問題而不解決根本問題的行為。比如,某個組織只關注利益的短期得失,而忽視了長遠發展;某個人只看重外表而不關心內在品質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只顧著搶救財產,卻忽略了災民的生命安全,真是擊鏡之法。
2. 這種臨時修補的方法只是擊鏡之計,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擊鏡的場景形象化來記憶。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把錘子猛砸鏡子,但鏡子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只是破碎了表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治標不治本”、“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等,來加深對解決問題的本質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只關心誰的筆袋丟了,忘了找到丟失物品的原因,真是擊鏡。
2. 初中生:政府只顧著治理霧霾,卻沒有解決環境污染的根本問題,簡直就是擊鏡之計。
3. 高中生:公司只關注短期利益,而忽視了員工的發展和福利,這種做法就是擊鏡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