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
基本解釋
指 戰國 魏 男寵 龍陽君 。據《戰國策·魏策四》載: 魏王 與 龍陽君 共船而釣 龍陽君 得十馀魚而涕下,王問故,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王乃令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二:“昔日繁華子, 安陵 與 龍陽 。”后因以“龍陽”指男色。《紅樓夢》第九回:“﹝ 薛蟠 ﹞偶動了 龍陽 之興,因此,也假説來上學。”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史家好言猥褻》:“《北史》既稱 辛德源 與 裴讓之 均為名臣矣,又稱其相愛有 龍陽 之好。”參見“ 斷袖 ”。
成語(Idiom):龍陽 (lóng yáng)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男女之間的親密行為,特指男女私密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陽一詞源于古代文獻《漢書·藝文志》中的記載,原指古代皇帝的宮女,后來演變為指男女之間的親密行為。這個成語的含義比較隱晦,通常用來指代男女私密的行為,如性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陽一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少見,多用于文學作品、古代小說、歷史文獻等方面。因為其含義較為明確而直接,所以在日常口語中并不常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龍陽一詞的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根據文獻記載,龍陽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的宮廷中,指的是皇帝的宮女。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指男女之間的親密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龍”是指龍的意思,而“陽”是指男性的陽具。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個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最近頻繁約會,不知道是不是在搞龍陽。
2. 這個小說里面描寫了一段龍陽之事,讓人讀了很不好意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龍陽”的技巧可以是將“龍”字和“陽”字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龍的形象和陽具的形狀,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成語的起源和含義是學習成語的第一步,但還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寫作中的使用場景。同時,建議學習者通過閱讀和語境實踐來提高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龍陽是古代皇帝的宮女。
2. 初中生:這本小說里面有一段描寫龍陽的內容。
3. 高中生: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用,多用于文學作品和古代小說中。
4. 大學生:龍陽一詞在現代漢語中指代男女之間的親密行為,含義比較隱晦。
5. 成年人:這個成語在口語中不常用,但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見到一些描述龍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