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吏
基本解釋
◎ 大吏 dàlì
[local governor in feudal China] 指大官
督撫大吏爭上符瑞。——《明史·海瑞傳》
詳細解釋
(1).大臣;大官。《史記·秦始皇本紀》:“羣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宋 蘇洵 《上皇帝書》:“惟其大吏無所屬,而莫為之長也,則課之所宜加。何者?其位尊,故課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齊。”
(2).稱獨當一面的地方官。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駱文忠公遺愛》:“ 駱公 督 四川 ,凡 滇 、 黔 、 陜 、 甘 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諮之。”
(3).指部將。《孫子·地形》:“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 曹操 注:“大吏,小將也。”
成語(Idiom):大吏(dà lì)
發音(Pronunciation):dà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級官員或權力人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吏一詞源自古代中國,可以追溯到《周禮·地官司徒》中。大吏指的是地方政府的高級官員,通常負責管理行政事務、維護社會秩序等。這個成語的含義逐漸擴展到指任何擁有高權力、高地位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吏一詞通常用來形容權力巨大的高級官員或領導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政府官員、公司高層或其他擁有權力的人。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權威人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吏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司徒》中,用來指代地方政府的高級官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權力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的大吏,決策權都掌握在他手中。
2. 這位大吏在政府中有很高的地位,他的決策對整個地區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吏這個成語與“大力”聯想在一起。大吏和大力發音相似,也都與權力有關。通過聯想記憶,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政府的組織結構和官員的職責,以加深對大吏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學校的大吏,他負責管理學校的事務。
初中生:這位大吏是我們城市的市長,他努力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
高中生:這個公司的大吏非常有能力,他帶領公司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