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茨
成語(Idiom):屬茨(shǔ cí)
發音(Pronunciation):shǔ c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屬于茨難逃,比喻罪惡深重,無法逃脫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屬茨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屬意為歸屬、附屬,茨意為荊棘、刺。成語的意思是指人們的罪過和惡行就像附在身上的刺一樣,無法逃脫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屬茨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經常被使用。它可以用來形容罪惡深重、不可逃脫的處境,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不要做壞事,否則將會受到懲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屬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津侯列傳》中的一個故事中。故事講述了趙國平津侯趙勝因為犯了罪被貶到茨城,在那里過著艱苦的生活。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犯罪行為終將受到懲罰,無法逃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屬茨”的結構是“屬”+“茨”,其中“屬”是動詞,意為歸屬、附屬;“茨”是名詞,意為荊棘、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犯下了如此嚴重的罪行,注定會屬茨難逃。
2. 這個貪官終于被揭發,他的罪惡終究逃不過屬茨的懲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身上長滿了茨刺,無法逃脫的樣子,這樣就能夠記住“屬茨”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屬茨”相關的成語,如“罪不容誅”、“罪孽深重”等,以加深對該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偷了小紅的玩具,他一定會屬茨難逃。
2. 小學生:我們要守法,不做壞事,否則會屬茨的。
3. 中學生:犯罪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屬茨是不可逃避的。
4. 大學生:他的貪污行為終究無法逃脫屬茨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