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三會
基本解釋
佛教語。度人出世的法會。 彌勒菩薩 在龍華樹下開法會三次濟度世人,分初會、二會、三會。《祖庭事苑》:“龍華樹也,其樹有華,華形如龍,故名龍華。經言當來 彌勒 於此樹下説法度人,而有三會。初會先度 釋迦 所未度者,次度其餘,凡六十八億人。第二會六十六億。第三會六十四億。故曰龍華三會。” 宋 辛棄疾 《東坡引·閨怨》詞:“病來只謝旁人勸。龍華三會愿,龍華三會愿。”
成語(Idiom):龍華三會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huá sān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同一地點的三次會議或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華三會源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龍華區,是指在同一地點舉行的三次會議或活動。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連續舉辦的會議或活動,強調連續性和集中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適用于描述在同一地點連續舉行的會議、活動或事件,常見于新聞報道、工作會議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龍華三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宴會文化。在古代,舉辦盛大的宴席時,通常會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龍門會”、“華門會”和“三會”。因為這三個環節都在同一地點進行,所以人們就將這種連續的宴會活動稱為“龍華三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華三會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龍華”指的是地名,表示同一地點,“三會”表示連續舉行的三次會議或活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年會和去年的龍華三會一樣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2. 他們決定將三個研討會合并成為龍華三會,以節省時間和成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龍華三會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在龍華區連續舉行了三次會議或活動,將這個場景和成語的發音進行聯想,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宴會文化、學習其他與會議、活動相關的成語,如“三緘其口”、“一石三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運動會就像是龍華三會一樣,在同一個操場連續舉行了三天。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龍華三會,分別是讀書會、討論會和展示會,讓大家都能參與進來。
3. 高中生:我參加了一個龍華三會,分別是科技創新論壇、創業大賽和成果展示,真是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