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諭
基本解釋
(1).反復開導。《三國志·吳志·孫晧傳》:“陳事勢利害,以申諭 晧 。” 唐 柳宗元 《答元饒州論政理書》:“然則蒙者固難曉,必勞申諭,乃得悅服。”
(2).諭知;曉諭。 晉 江統 《徙戎論》:“此等皆可申諭發遣,還其本域。” 宋 司馬光 《貢院定奪科場不用詩賦狀》:“雖丁寧申諭而有司不能奉行。”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一:“欲望圣慈以所下數十條者申諭中外,使恪意奉行,毋或失墜。”
成語(Idiom):申諭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明示、告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申諭是由“申”和“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申,意為明示、告誡;諭,意為命令、指示。申諭的基本含義是指明示、告誡他人。它常用來形容一種以言辭明確、直接告誡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申諭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某人直截了當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意見、告誡他人的行為。比如,你可以用申諭來形容一個老師在班級會議上直接告誡學生要好好學習,或者一個經理明確告誡員工要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申諭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它在古代文獻中多次出現,說明它在古代就已經存在并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申諭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在班級會議上申諭學生要好好學習。
2. 經理明確申諭員工要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申諭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申諭拆分成申和諭兩個字,然后與明示、告誡這兩個意思進行聯想。你可以將申想象成一個人在明示,而諭則是一個人在告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的含義和用法。了解更多成語的意義和故事起源,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和語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申諭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好學校。
初中生:班主任申諭我們要提高學習成績,為高中做好準備。
高中生: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申諭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努力拼搏。
大學生:導師申諭我們要加強科研能力,為未來的研究工作做好準備。
成人:老板申諭員工要按時完成任務,確保項目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