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賚
成語(Idiom):賜賚(cì lì)
發音(Pronunciation):cì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給予他人財物或恩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賜賚是一個動詞詞組,由“賜”和“賚”兩個漢字組成。賜指授予、給予,賚指恩惠、財物。賜賚表示給予他人財物或恩惠,表達了慷慨施舍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賜賚常用于形容貴人或高官給予他人財物或恩惠的情景。可以用于描述君主賜予臣子封爵、賞賜財物,也可以用于形容富人慷慨解囊幫助窮人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賜賚”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賜賚,不以加人。”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的《左傳》。故事中,昭公賜給一個人財物,但并沒有給他增加任何權力。從此,“賜賚,不以加人”成為一個成語,形容慷慨贈予而不求回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賜賚是一個動詞詞組,由“賜”和“賚”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國王賜賚了他一塊金牌,以表彰他的勇敢表現。
2. 富商賜賚了貧困孩子一筆錢,讓他能夠上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賜賚”。可以想象一個君主站在高臺上,手持財寶,慷慨地向下贈予財物和恩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賜賚”相關的成語,如“賜教”、“賜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賜賚了我一本漫畫書,我很開心。
2. 初中生:父母賜賚了我一個新手機作為生日禮物。
3. 高中生:校長賜賚了優秀學生一筆獎學金,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4. 大學生:社會企業家賜賚了貧困地區的學生一批書籍,幫助他們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