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濫
成語(Idiom):冒濫(mào làn)
發音(Pronunciation):mào l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冒犯、無所顧忌,不加限制或規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冒濫一詞源于《論語·子罕》中的一句話:“君子病無能焉,友人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意為君子不能做到某一事物時,朋友會用詩句來警示他。其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為像切割、研磨器物一樣,不斷修煉自己。后來,人們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申為冒濫的意思,即言行無所顧忌,不加限制或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冒濫一詞常用于形容言行冒犯、不加限制或規范的情況。例如,一個人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地亂扔垃圾,就可以說他冒濫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冒濫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儒家經典《論語》。其中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君子應該不斷修煉自己,遵守規范和道德準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冒濫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冒”和動賓短語“濫”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冒濫發言,完全沒有顧及他人的感受。
2. 這個團隊的工作作風太冒濫了,缺乏規范和紀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冒濫”與“無所顧忌”、“不加限制或規范”等相似的詞語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通過編寫例句或進行口頭練習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冒”和“濫”字的成語,如“冒名頂替”、“濫竽充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很冒濫,經常在課堂上打斷老師的講話。
2. 初中生:他不懂禮貌,經常在公共場合冒濫,給別人帶來很多困擾。
3. 高中生:大家都在努力學習,他卻冒濫時間,玩游戲成了他的日常。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遵守紀律,不冒濫遲到早退的行為。
5. 成人:在職場上,冒濫行為是不被允許的,我們要遵守規范和道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