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身
成語(Idiom):真身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真實的身份或本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真身指的是一個人或事物真實的身份或本體,與表面的外貌或表現相對應。它強調了真實和真相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物的本質或真實面貌,尤其是在與外表或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真身”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個著名的故事是關于唐朝時期的一位高僧。據說,這位高僧能夠變出多個身影,讓人難以分辨哪一個是他的真實身份。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真實身份或本體的成語“真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真身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和善,但真身卻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
2. 這件藝術品的真身是一幅價值連城的名畫。
3. 她穿著華麗的禮服,但真身卻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姑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真相”這個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真身”,因為它們都強調了真實和真相的重要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真實身份或本體相關的成語,如“假裝成”、“偽裝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3-6歲):小明的真身是一個勇敢的小超人。
2. 小學生(7-12歲):我喜歡看變戲法,但我知道那些魔術師只是假裝成了兔子的真身。
3. 中學生(13-18歲):他在校園里總是裝作酷酷的樣子,但真身其實是一個內心脆弱的人。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這個政治家表面上看起來很正直,但真身卻是一個貪污腐敗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