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明知故問(míng zhī gù wèn)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zhī gù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明明知道答案,卻故意問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明知故問是指明明已經知道答案,卻故意提問,目的是為了考驗對方或者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人故意刁難他人或者測驗他人的智力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別人故意提問的行為,特別是在考試、面試或者討論中。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有意隱藏自己的知識,故意與他人針鋒相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明知故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劉唐的人,他在一個酒宴上擺出一副自以為聰明的樣子,對其他人提出了一些明知故問的問題。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并發展成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明知”和“故問”兩個詞組成。其中,“明知”表示明明知道,而“故問”表示故意提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知故問,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聰明。
2. 這個老師經常明知故問學生,以考驗他們的知識水平。
3. 在面試中,有些面試官會明知故問,以觀察應聘者的應變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明知故問”與“明明知道,卻故意提問”這個含義聯想在一起,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中國成語的知識,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書籍或者參加成語學習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明知故問我,讓我回答問題。
2. 初中生:他明知故問我,我還是堅持回答了。
3. 高中生:這個老師喜歡明知故問,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
4. 大學生:面試官明知故問我,我努力回答了每一個問題。
5. 成年人:他明知故問我,我沒有被他的問題難住。